2011年3月18日 星期五

日本地震海嘯事件 觀感



















"百變日本" 這句話經常在電視廣告裡聽見.
2011年三月由於規模高達芮氏9級的地震所引發的海嘯, 著實使得日本變了一個樣.
這一震引發了許多話題, 也讓世人們重新思考如何自保的作為.

這次日本所發生的不幸中我一直在思考: 媒體,人民素養以及核電議題.

台灣媒體儘管自由卻讓人多所詬病, 原因出自於自由市場的商業經營模式.
基本上可以把台灣媒體當成商人, 你想聽什麼他就說什麼, 你想買什麼他就賣什麼.
不管是節目廣告化或是廣告節目化, 或者新聞記者每逢天災人禍總像個跳樑小丑出現在螢幕上.
(相信每年的颱風季節, 記者們的表演一定讓人記憶猶新)
要抓住台灣民眾的心不難, 因為不外乎腥羶色.
有市場就會有買賣, 因此在撻伐媒體表現的同時其實間接說明了人民素質仍需加強.

幾年前苗栗家受到地下爆竹工廠爆炸的波及, 幾乎有一個禮拜都是吃里長所送來的便當.
馬路旁都停了五六台以上的SNG車, 不時有記者跟遊客穿梭於各個鄰居(包括我家)家中.
有人因為沒拿到便當來我家抱怨. (因為公家單位都把我家當成發便當的地點).
有人只受到輕微的建物損傷卻要求高額的賠償(申請國賠/善心人士捐助等等).
有人甚至點名某某立委, 某某民代或是公家機關人員沒來勘災.
這些人都是方圓一公里以內的鄰居, 但一發生意外 人性的醜陋便表露無遺.

往年因為風災 水災 等等不幸事件發生的時候,
媒體上只看到人民的抱怨憤怒, 只看到民嘴們口沫橫飛的大肆批評,
同時也看到公部門的推卸責任.
每每想到這些, 都會讓我認為台灣人的智識水平只有如此嗎?
台灣媒體的專業水準與社會使命感就如此膚淺嗎?

"雖然聽不懂日文, 但看NHK的新聞比看台灣媒體更有用" 某位人士如此說 我深表認同.
NHK 的報導內容中, 除了發佈即時的現況也引導民眾該如何自保.
既然事情已經發生, 正面的報導以及補救措施絕對是媒體所必須報導的.
因此在NHK 各項新聞節目裡看不到受災民眾的呼天搶地 惡言謾罵,
只看到民眾配合疏散, 連領取日常生活物資也是井然有序的排隊.
如此高水平的人民素質, 難怪可以造就日本在國際上的競爭力.



福島核電廠受到海嘯的影響而發生大火甚至爆炸.
專家學者們都說是因為冷卻系統出問題所導致的結果.
每每一發生問題, 不分國家都會出現好多的專家學者.
再經過媒體的放大, 讓民眾造成極大的恐慌.
核電廠確實危險, 但卻也是最經濟的供電方式.
儘管世界各國會重新思考核電發展政策,
不過我想在顧及經濟發展的時候, 建立新的核電廠勢不可免.
另一個觀點是在這個時間點提醒世人應該更珍惜能源,
只要供電足夠的話, 核電廠能少蓋一個也是美事.

在設置垃圾掩埋場的時候不時都可以看到居民抗爭.
妙就妙在人人都在製造垃圾, 卻又不希望垃圾最終處置地點在自家附近.
同理, 不管是水庫或電廠一向都是國人極力反對的公共議題.
但你不喝水嗎?  你不用電嗎?
利用核能發電的確不安全, 但我們要讓他更安全.
因為世界上沒有比它更經濟更有效率的發電方式了.


大和民族確實是個讓人肅然起敬的民族,
經由明治維新使日本國力增強甚至侵略鄰國.
二次大戰即使戰敗, 也在最短的時間內竄升到已開發國家之列.
跌的越痛他就越快站起來, 這就是日本!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