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9日 星期五

里克曼:霍格沃茲的幕後主角



如果沒有被誤解,被厭惡的「惡人」—斯內普教授的深情與苦心,《哈利·波特》的結局必定流於血腥與冷酷。而如果沒有艾倫·里克曼節制的表演,也斷不會有鋪排七集以後情緒的悵然與舒展。從初登9又3/4站台到末日決戰,魔法傳奇已經成就了許多人,而艾倫·里克曼無疑是這部十年故事的影子主角。

全球觀眾們蜂擁進入影院,目擊哈利·波特與伏地魔的終極對決,各種人物關鍵時刻的站隊、表現,以及斯內普教授情深一刻的臨終訣別,並獻上十數億美元的票房。丹尼爾·雷德克里夫說:「這一集,我最喜歡的莫過於艾倫·里克曼的表演,我認為那是他表演生涯的代表作。他的表演如此觸動人心,應該獲一項奧斯卡男配角提名,能與他一同出演這部電影我深感榮幸。」作為《哈7》最大的隱形男一號,斯內普又或是艾倫·里克曼,完成了自己的終極表演。



斯內普教授附身

艾倫·里克曼的節製表演成就了斯內普的反英雄魅力。 10年後,大結局終於還了斯內普一個公正,前7部中他的陰鬱、複雜、矛盾、神秘甚至對哈利·波特無由的仇恨在這集找到了出口,原來他背負著如此沉重的包袱,原來他才是這部系列的唯一主線。如果用哈迷的話來說,《哈利·波特》就是以哈利·波特的視角講述的一個空前絕後痴情男斯內普的故事,在他們看來,這才是這個小巫師故事的內核。

假如斯內普從一出場就是個絮絮叨叨,嘟囔著「莉莉,我愛你」的中年大叔,他的犧牲一定大打折扣。他騙過哈利·波特、赫敏,甚至是伏地魔,讓眾人相信自己是赤裸裸的惡棍。而如果沒有艾倫·里克曼讓人恨之入骨的表演,如何騙得了台下的觀眾,戲里的哈利·波特,甚至是伏地魔?

導演大衛·耶茨說:「艾倫對於台詞的拿捏,尤其是詞與詞之間的抑揚頓挫實在太妙了,為人物提供了無與倫比的個人主義色彩。我從來沒有遇到過像他這樣的演員,能把台詞念得如此緩慢。他能讓聽者牢牢跟隨他的每一個詞,每一個停頓,甚至是他的每一次呼吸,因為你會迫切想知道哪個詞會接著從他嘴裡蹦出來。」

「有的時候,表演就是把自己當成劇中人物,」對於導演的讚美,里克曼自己倒是很謙虛,「羅琳已經給出了如此清晰的指引方向。我們能看到這個人物的發色,他穿什麼。穿來穿去,他只有一套衣服,」他笑道,「他是個隱居者,跟他人沒有往來。我們了解的這個人連說話的音調都沒有過任何的高低起伏。所以,這個人物的性格特徵最令人著迷的地方就是要表現那種爆發力,被控制駕馭得很好的那股仍然存在的爆發力。」



從舞台到銀幕

里克曼沒有高貴的出身,父親是工人,母親是主婦。8歲時父親去世,母親撫養了他們4個孩子。時至今日,里克曼都算不上帥哥,但是斯內普畢竟是教授,不是模特,他靠的是靜默、少言寡語的氣場,即使碰上需要說話的時刻,他的嗓音足夠低沉性感。

年少的時候,里克曼找到了他畢生所愛——表演,他常常在中學的劇團表演一兩個角色。然而,因為環境及社會的緣故,從中學畢業后,他並沒有報讀表演學校,而是進入了切爾西藝術學院學習繪畫,並在畢業后創立了設計公司。然而,對表演的喜愛並沒有讓他遠離演員這一個行當。25歲,他壓抑不住內心對表演的憧憬,給皇家戲劇藝術學院寫了一封信,希望能得到試鏡機會。這後來被證明了是他一生最明智的決定——他獲得了皇家戲劇藝術學院的獎學金,學製為期兩年,那是1972年。

2年後,他加入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完成了兩個演出季。1985年,他演活了《危險關係》中浮華浪子瓦爾蒙子爵,1年後,這部片子漂洋過海到了紐約百老匯,里克曼憑他在劇中的出色表現贏得了托尼獎的提名。而後,里克曼開始在一些商業大片出演角色,如《虎膽龍威》,那個時候,他已是英國本土一位頗有成就的舞台劇演員了。自此,他便舞台與銀幕通吃。

然而,讓他更廣為人知的莫過於「斯內普教授」這個角色了。從2001年,《哈利·波特》系列第一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開始,里克曼就是《哈利·波特》全系列電影里的魔藥學教授西弗勒斯·斯內普的化身,這個角色簡直就像為他度身定做似的。在終結篇《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中,他已經升任霍格沃茲魔法學校的校長。從第一部至今,里克曼飾演的這個莫測高深,難以捉摸的斯內普教授深入人心,一直沒有離開過觀眾的視線。



十年一覺教授夢

不知艾倫·里克曼是否還記得J.K.羅琳向他致電時的情景?女作家盛邀他出演斯內普教授,並告訴他,斯內普教授在結局處有重頭戲。挑剔的英國人答應試試看,事情的發展迅速超出他的預期。更多的影迷更多的問題都指向斯內普教授,「90后」一代的觀眾甚至不知道他出演過其他電影,更不用提什麼莎士比亞舞台劇。

名譽、聲望、金錢⋯⋯世間的一切都敵不過時間的侵蝕。魔法世界的巫師也有終老的一天。艾倫·里克曼說:「年復一年,看著自己的眼線在逐年地鬆弛。我看著這些年輕人成長,感覺自己的身體在萎縮。但在這過程中,我毫無感覺。直到某天我回首,看一切剛開始時,這種感受異常強烈。」

「要知道丹尼爾、艾瑪比去年可真的是長高一點了,他們的聲音都在發生變化,但是這些你都不會感受太多。直到某天恐怖降臨,因為你看了一眼第一部,你才意識到當時的他們是多麼天真無邪多麼小小個兒。我就看著現在這一切變成了艾瑪去上大學了、丹尼爾正一路奔向百老匯舞台,一個星期有8場演出⋯⋯這個世界突然變成這樣了。」

安詳離去的斯內普對哈利·波特說:「看著我!」他努力從哈利的眼睛中找尋莉莉的影子,這是7集系列電影中最浪漫的一次死亡。

據說,J.K.羅琳是艾倫·里克曼的影迷,斯內普教授根本就是以里克曼為原型創造的人物。很難說,斯內普的深情一死是羅琳為了圓自己情感的夢,還是兌現她給里克曼的承諾。但就是這一死讓斯內普的冷漠、嚴肅、陰鬱有了合情理的解釋,一個永遠穿著黑色長袍的男巫師瞬間著上了溫暖的色彩。

谷歌時代的認知新方式



市面上談系統化管理的書多如牛毛,到谷歌上搜「系統化管理」,可以在0.13秒里得到1600萬條搜索結果。要從這1600萬條結果中迅速篩選出你需要的信息,實在是一件讓人頭疼的棘手事。對搜索引擎過分依賴,不但不能將搜索引擎發揮最大效用,還難免會讓人在無法使用網路時手足無措。人腦記憶擁有無限潛能,科學地開發、使用大腦記憶,科學地配合大腦運作原理來使用網路搜索引擎,才能讓網上工作和生活事半功倍。

這時回頭看這本《Google時代的工作方法(Getting Organized in the Google Era)》,看它的副標「如何解放你的頭腦、發現你想要的、做對你想做的(How to Get Stuff out of Your Head, Find It When You Need It, and Get It Done Right)」,不知翻開書來,是否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新方法呢?

人腦記憶新方式

作者道格拉斯·梅里爾(Douglas Merrill)曾是谷歌的首席信息官,另一作者詹姆斯·馬丁(James A. Martin)則是出色的科技記者。在這生活和工作節奏加快、信息量飽和、超鏈接比比皆是的搜索引擎時代,他們通過專業的角度為我們提供解決這些麻煩問題的絕佳辦法。

美國《科學》雜誌新出版的報告稱,谷歌等搜索引擎的出現改變了我們學習和記憶信息的方式。在搜索引擎普及的新世界,對大腦記憶工作原理有更好的理解,有望改變各個領域的教學和學習方式。

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家貝齊·斯帕羅和同事進行了一系列實驗,最終得出結論:人們會忘記自己能在網上找到的信息,而記住自己認為無法在網上找到的信息。斯帕羅說:「自搜索引擎問世,人們就開始調整自己記憶信息的方式。我們的大腦依靠互聯網來記憶,就像依賴朋友、家人或同事來記憶一樣。現在,我們幾乎很少記住信息本身,更多的是記住在何處找到這些信息。」

對科技的依賴,最終導致人類行為的新變化。例如拼音輸入法誕生,輸入拼音就可直接得到中文單詞,真正執筆時卻忘記這中文該怎麼寫是常有的事。有了搜索引擎,人們便開始更多地去記憶搜索的路徑,而非直接記憶搜索結果。只關心Where不再關心What,從某種程度上的確會讓我們避免一些多餘的腦力耗費,但這種新的人腦記憶方式卻也不時讓我們陷入一個兩難的局面。藉助谷歌等互聯網搜索應用,我們做起事情來,常常進度飛快、井井有條。但一旦關了電腦,你是否還會覺得得心應手呢?或許你會感到一籌莫展—忘記剛才搜到的那些結果,開始在信息的海洋里找不著北。是的,此刻那顆平素就缺乏訓練的大腦要死機了:記憶力差、無法同時處理多項任務、掌控不好時間⋯⋯種種現實問題讓工作和生活陷入一團糟。     

誦讀困難症少年進化史

熱心向世界分享自己「用腦秘笈」的道格拉斯·梅里爾,少年時期並非如現在一般充滿自信。

梅里爾出生於環境優渥的書香家庭,父親是一位物理博士,母親擁有雙碩士學位,大姐受父親影響,也在物理學領域上有所長,二姐專攻中世紀英國文學,哥哥則是位數學博士。小梅里爾似乎並沒有遺傳到這個家庭優良的學術基因,甚至連乘法這種基本運算都學不好。

究其原因,梅里爾小時候患上的是一種叫「誦讀困難症」的學習障礙症。這種病症的患者,腦中數字、字母的排序方式和常人不同,甚至相反。美國現在有上千萬名學童患有「誦讀困難症」。因為自身學習過程異常艱辛,梅里爾花了很多時間尋找自己學習障礙的原因,考入普林斯頓大學后專攻認知學,從人腦的構造與認知能力限制出發,系統地組織科學的學習方法。

擔任谷歌首席信息官后,梅里爾曾登上美國知名IT雜誌《eWeek》的「全球IT業最具影響力100人」排行榜,後於2008年加入百代唱片公司,擔任數字音樂部總裁兼新音樂部首席執行官。2010年10月,他還和朋友聯合創辦了專門提供小額貸款服務的ZestCash,任首席執行官。

梅里爾從「誦讀困難症」少年到認知學博士再到公司總裁,其間不斷探索,過程中難免不停碰壁、繞遠道、走錯路。這些挫折經歷所積累的經驗之談和探索得出的科學方法,再融合谷歌技術,成了他獻給世人的一份認知學禮物。

《Google時代的工作方法》
作者:道格拉斯·梅里爾、詹姆斯·馬丁


這可說是一本全球適用的提高工作效率的指導手冊。工作和生活一片混亂時,不妨參照此書調整個人行為習慣,更新你對大腦運作的理解,學會科學地互補使用大腦和網路。時間充裕,可細閱,時間緊迫,也有精簡小貼士供選擇。

有序組織小Tips(節選):

01.要讓信息儘可能快地離開大腦。
02.多重任務通常會降低效率。
03.利用情景進行記憶。
04.進行組織安排時,要繞開的是實際制約而非假性制約。
05.不要給信息歸檔,用的時候去搜索就行。
06.在數字信息中加上相應的關鍵詞,易於日後搜索。
07.盡量使用熟習的工具。
08.及時加註解,有助於過後了解背景信息。
09.只在大腦中記憶真正需要記憶的內容。
10.把類似的任務放在一起。


MTV音樂台,30年流行映畫史



2011年8月1日,MTV音樂台迎來成立30周年紀念,作為一個全球性品牌和流行文化重地,MTV麾下擁有多家電視台和子公司,節目內容也早已超出「音樂」範疇,影響力遍及世界。然而在1981年成立之時,MTV音樂台首播僅有數千人觀看,發展初期,它的VJ甚至要坐飛機到其他州才能看到自己主持的節目。儘管這個開端頗為寒酸,但電台出身、極具品牌意識的MTV創始人卻要將它推向流行乃至文化的浪尖,他們計劃把MTV發展為每天24小時、每周7天不間斷播放音樂錄影帶的超級平台,並宣稱「這裡集合了電視和電台的全部精華」、「一個嶄新的概念將由此誕生」、「你將用一種前所未有的方式來『看』音樂」。

電台明星的末日?

1981年8月1日00:01分,美國肯尼迪航天中心出現在電視畫面中,一百多米高的「土星5號」矗立在火箭發射架上。20秒倒計時后,點火器被點燃,伴隨著大量尾氣,「土星5號」推動「阿波羅11號」緩緩升空。忽而鏡頭切換,阿姆斯特朗走出登月艙,將一面旗幟插在月球上,但藍白條紋的旗幟上卻印著黃綠二色的MTV音樂台台標,畫外音隨即響起:「Ladies and gentlemen, rock and roll!」緊隨其後的,是英國synthpop樂隊The Buggles節奏輕快的「Video Killed the Radio Star」──正是這支向電台歲月致敬的音樂錄影帶,拉開了MTV電視台綿延30年的時代大幕。

雖然MTV頗有預見性地使用了「Video Killed the Radio Star」作為其開篇之作,但實際上,電台明星並未因MTV的誕生而立刻走向衰亡。開播當日,MTV便播放了The Specials的「Rat Race」,其中首次出現了黑人樂手,雖然黑人樂手在音樂上受到平等對待尚需時日,但這仍然打破了音樂錄影帶的「白人壟斷」局面。80年代至90年代期間,Dire Straits、Sting、Madonna以及之後的Nirvana都在新的媒體環境中取得了極其重要的地位。但另一方面,MTV的確重新定義了流行音樂與普羅大眾的關係──自MTV誕生之後,音樂不僅能「聽」,它也可以被「看」。崇尚「純粹音樂」的人對錄影帶嗤之以鼻,在他們看來,音樂錄影帶模式化的視覺呈現方式,會削弱音樂本身極具想象空間且頗為個人化的聽覺體驗。

如此說來,MTV所帶來的新潮流想必是他們最不願看到的:造價不菲的音樂錄影帶勢必伴隨新專輯出現。這多少也意味著朋克與后朋時代的加速衰亡,因為在各種重金打造的錄影帶重圍之中,獨立廠牌下的樂隊很難通過低成本製作迅速殺入排行榜。在新的評判標準下,一支精彩的音樂錄影帶似乎成為了歌曲能否大獲成功的必要條件。

「I Want My MTV!」

1983年12月2日午夜,Michael Jackson的「Thriller」在MTV音樂台首播。這支長達14分鐘的音樂錄影帶耗資50萬美元,在當時可謂天價,至今仍被譽為史上最偉大的音樂錄影帶。首播之後,觀眾反響熱烈,MTV不得不每小時播放兩次以滿足觀眾需求,「Thriller」遂成為MTV音樂台30年來播放次數最多的錄影帶。而在Michael Jackson的整個職業生涯中,音樂錄影帶充分發揮了他的表演才華,並將他推上事業的巔峰。

1989年,MTV播出麥當娜的「Like a Prayer」,由於其中充斥著性暗示與宗教元素而遭到教皇本人嚴厲指責,他甚至要求禁止麥當娜進入義大利;此外,Mötley Crüe的「Girls Girls Girls」也遭到非議,其中出現的裸體女郎和露骨的歌詞都在向樂隊最愛的脫衣舞俱樂部致敬,在MTV曾一度遭禁。然而,歌曲中誇張的重複旋律和衝擊性的視覺效果,卻主宰了80年代後期的音樂史。

進入90年代,Nirvana的「Smells like Teen Spirit」成為MTV音樂史上的又一標杆。作為grunge運動潛在衝突和壓抑情緒的爆發,Nirvana的這支音樂錄影帶衝擊力十足,它由此成為X世代焦慮青春的代名詞。1993年,Nirvana參加MTV Unplugged節目演出,在燭光和百合的包圍下,Kurt Cobain演唱了David Bowie的「The Man Who Sold the World」和民謠「Where Did You Sleep Last Night?」半年後,Kurt自殺,這場演出被製成唱片,記錄了Nirvana的絕望之美。

此後,「小甜甜」布萊妮的「Baby One More Time」在MTV掀起新一輪高潮,當時年僅16歲的布萊妮身穿學生制服,在校園內揮灑自如的舞蹈標誌著又一個超級巨星的誕生;2000年,D』Angelo的「Voodoo」專輯錄影帶展示了純粹而令人愉悅的身體美,「Voodoo」不久即登上美國Billboard排行榜;2003年,Johnny Cash重新演繹Nine Inch Nail的「Hurt」,其錄影帶重現了青年時期的Cash,並幫助這位鄉村歌手走向職業生涯的復興。錄影帶拍攝完成後7個月,Cash去世,該片遂成為MTV長演不衰的經典曲目。

下一個30年

儘管MTV曾推動無數巨星走上事業高峰,但它與音樂的緊密關係卻並非始終如一。1992年,MTV 「The Real World」真人秀開播,開啟了MTV與電視節目長期結合的歷史,並延續至今。「The Real World」的初衷是通過社會實驗來檢測MTV核心觀眾的道德觀念,但這一模式很快就被充斥著家庭矛盾和兩性糾紛的「典型真人秀」所取代,並因此淹沒在無數同類節目中。

隨著網路視頻網站的興起,人們不再需要守在電視機前靜候心儀的畫面,24小時不間斷播放音樂錄影帶的時代也早已成為歷史。如今,MTV音樂台只在早上3點到9點播放音樂錄影帶,其餘時間則讓位於家庭真人秀、名人奢侈品考察和電視購物等節目。對此,MTV前VJ Mark Goodman說:「當我們說起MTV的時候,難道我們還在談音樂嗎?」他說,如今的MTV觀眾不會像過去那樣對音樂錄影帶的消失而痛心,「觀眾不會為此而傷感的,相反,他們會覺得這是一件好事。」

不過,MTV仍然在MTV Classic Rock節目中部分保留了80年代的傳統,以此作為供奉Bon Jovi、Take That以及Nirvana的聖殿。但對於MTV的指責卻並未因此而消散──MTV被指屈服於審查制度,在節目中過度使用「吡──」音來屏蔽「敏感辭彙」,有人質疑,這種折衷態度是否真的能夠保留「搖滾精神」?MTV所宣揚的「搖滾態度」是否只是一個噱頭、一劑催化劑、一塊冠冕堂皇的招牌?Goth或The Sex Pistols似乎早已成為來自遠古的化石,不再存活於如今的世界。

近日,MTV的部分英國觀眾發出了希望恢復純音樂節目的呼聲,對他們來說,要在無數真人秀節目中挖掘出自己想看的樂隊訪談或現場演出彷彿大海撈針。有人問道,當MTV棄絕音樂錄影帶之時,是否也將是「錄影帶明星」消亡的開始?在MTV歡慶30周年之際,通過重新梳理龐大的音樂庫,他們或許能找到走向下一個30年的些許線索。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