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3日 星期日

MacBook ( Late 2008) - 換裝


重生之前,
先了解一下這部Macbook 的基本規格:

CPU : C2D

RAM : DDR3 1066 1GBx2
HDD : TOSHIBA MK1653GSX  (160GB)
OS : Mac OS X 10.6 Leopard

這個規格同時是Mac OS X 10.9 Mavericks 的硬體最低要求. 二手價錢約在一萬左右.

即使這部2008年底推出了Macbook 已經有點年紀了, 但即使把這顆5400rpm 的160GB HD 重新安裝上10.8 Mountain Lion 一點都顯示不出老態. 至於10.9 Mavericks 在這部機器上的表現還是足以應付日常文書或上網的基本生活需求的.

但為了讓她能夠更能發揮 Mavericks 的優點, 於是往增加ram / 換裝SSD 這兩項下手.

1. RAM:
許多網友都認為除了Apple原廠昂貴的ram 之外, Kingston 對於Mac 來說應該是相容性最高的ram module 廠商. 但在我實際的安裝經驗來說卻不是如此, 或許是這部機器太有個性的關係.
儘管官方文件明說這部mac 只能支援DDR3 1066 2Gx2 的ram. 而網友也不乏插裝到8GB的例子.
最終我是以1066 1G(Apple) + 1600 4G(Team) 的5G組合穩定的使用.
或許哪天覺得不足再將1G 換成4G.  相信再戰個三年不成問題的.

2. SSD:

SSD 控制晶片分屬兩大派別, Marvell 以及Sandforce.
在一般機器上, 個人比較推Marvell 控制晶片的SSD. 
但用在mac 上, 尤其是老mac 上, 最好還是使用SF 所控制的SSD (儘管寫入速度稍慢)
最終安裝上去的是Micron M500 SATA III 系列.
在Blackmagic Speed Test 下比較下, 寫入速度是原來HDD的兩倍, 讀取則是四倍.
也就是說如果以HDD開機需要40秒的話, 改為這顆SSD 就只要10秒鐘即開機完成.
換裝完畢且在10.9 下的Macbook 開機後到連網完成只需要17秒左右.

感謝這部mac 使用了SATA II 的規格, 才能將SSD有所發揮.

儘管把SATA III 的SSD 裝在 SATA II 上有點大材小用, 但對Macbook 來說已經有了很大的效益.





關於Parallels Desktop 9 的使用上堪稱順暢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