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5日 星期五

蘋果:「智慧型失敗」的正面能量


大多數組織都認為失敗是件不好的事。他們或對失敗避而不談,或人云亦云地高喊一句:「失敗是成功之母」,就算對付過去了。不幸的是,大多數時候,失敗孕育的不是成功,而是更大的失敗。原因在於,他們並沒有從失敗中學到什麼東西,為成功做好準備。

其實失敗並不是丟人的事情,關鍵在於要失敗得有價值,為下一次成功做好準備。杜克大學教授西姆·希特金將這種失敗稱為「智慧型失敗」,它與常規型失敗最核心的區別在於,「智慧型失敗」本身是有價值的,它蘊含著較高的正面能量,對成功有幫助;而常規型失敗不過是廢料一攤,除了負面能量以外一無所有。看看蘋果是怎麼做的,你或許會發現其中的訣竅。

將失敗轉為智慧

蘋果是一家非常推崇「智慧型失敗」的企業。在推出Macintosh電腦前,蘋果曾推出過一款名叫Lisa的電腦,這款產品遭遇慘敗,如今已經很少有人知道了。但圖形用戶界面和滑鼠操作這兩個應用,就是首先在Lisa電腦上運用的,這就是「智慧型失敗」的價值。

許多成功都是在不斷失敗的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只要你想做點與眾不同的東西,失敗就是不可避免的。很多人驚艷於iPhone和iPod的完美,但很少有人知道,每一款上市的成熟機型背後,都有大量沒有被公布的試驗機型。

「智慧型失敗」還為組織提供了寶貴的新知識,有助於企業超越競爭對手,確保未來增長。在創新領域,開展合適的實驗可以使企業迅速從失敗中汲取有益的經驗。如果管理人員能夠這樣做,就可以避免不必要地擴大實驗範圍和遭受毫無意義的失敗。

還是以蘋果為例。早在1991年,蘋果試水性地推出了筆記本電腦Powerbook,並設置了軌跡球和觸摸板,遙遙領先於當時電腦的標準配置。由於這款電腦太過超前,銷售業績慘淡。但現在這種設置已成為筆記本電腦的標準配置,蘋果也因此佔據了先機。

管理「智慧型失敗」

如何策劃和管理「智慧型失敗」呢?首先,在項目啟動之前,企業一定要讓團隊成員就項目成敗的標準達成共識:什麼樣的失敗是應該避免的?什麼樣的失敗是可以接受的?避免一些低水平失誤造成的失敗,這樣的失敗才有價值。

過去,蘋果曾付出了慘痛代價來了解企業共識的重要性。當年喬布斯為何會被驅逐?關鍵不在於他性格好鬥,而是因為他所負責的一個電腦部門銷量停滯不前達一年多。他的合作夥伴約翰·斯庫萊(John Sculley)對這種失敗的看法顯然比較「短視」,二人意見分歧日增,導致喬布斯1985年被驅逐。如果他們倆當時能達成共識,蘋果紅遍全球的時間很可能提早10年。

其次,由於失敗概率比較高,在商業試驗過程中,企業需要打造推崇「智慧型失敗」的企業文化。如果人們總是擔心工作差錯就會影響個人前程,他們就不會放開嘗試。因此,企業高層需要營造一種環境,鼓勵員工聰明地去冒險,同時不會懲罰由此導致的失敗。

這一點蘋果做得非常出色。蘋果會鼓勵做技術研發的工程師去嘗試一些現有項目之外的創新,並會提供相應的資源支持。這種創新的項目失敗率確實很高,但他們不會受到處罰,很多後來改變世界的創新都是這樣開始的。這就是蘋果的創新之源。

最後,為了提高項目的成功率,小組需要在項目進展期間,定期召開評估總結會,釐清下面這些問題:這個項目最初的假設是什麼?這一階段發生了什麼?現有狀況對先前的假設意味著什麼?下一步該怎樣做?通過不斷的追問和總結,可以推動項目的成功進展。

有了這些方法作為指導,即便這個項目最後失敗了,這種失敗也是「智慧型失敗」,對企業是有價值的。那些以創新為使命的公司,管理「智慧型失敗」,應該是你的核心能力。


失敗率最高的行業:

99% ──製藥公司:幾百次實驗才能研發一種新產品,研發新產品的失敗概率高達99%以上。

98%──電影製作公司:1.3%的電影贏得了80%的票房收入,超過98%的電影基本是虧本的。

80%~90%──風險投資領域:失敗的概率高達80%〜90%。



0 意見:

張貼留言

Twitter Delicious Facebook Digg Stumbleupon Favorites More